一架中国歼-16战机挂着实弹,在东海上空与加拿大军机仅距61米,这场对峙背后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
近日,东海海域上空,一架中国空军的歼-16战斗机与加拿大CP-140“极光”侦察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这架加拿大军机当时正在执行所谓的“霓虹行动”,声称是为了跟踪违反联合国制裁的朝鲜船只。
中国战机不仅挂载着霹雳-10近距格斗导弹和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更是以精湛的飞行技术对加方军机进行了果断驱离。
这起事件发生在10月7日,加拿大皇家空军的一架CP-140侦察机在东海执行“霓虹行动”任务。该行动名义上是根据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监督朝鲜船只,特别是那些涉嫌非法运输石油的船只。
然而,这架加拿大侦察机的活动范围引起了中方的警惕。
中国空军迅速出动歼-16多用途战斗机实施拦截。从公开的画面来看,中方战机挂载了实弹,包括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与霹雳-10近距格斗弹,展示了坚决的威慑姿态。
双方对峙期间,中国战机与加拿大侦察机的距离一度缩短至约61米,这样的近距离拦截在国际空域并不常见。
这并非加拿大军机第一次在东海与中国战机发生摩擦。在2023年10月,类似的情节就曾上演,当时一架加拿大CP-140侦察机在监视东海航道时,被中国空军的一架歼-10S战斗机近距离拦截。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那次行动中加方机上有记者随行,准备专门拍摄中加军机的近距离接触。
针对这次拦截事件,加拿大国防部发表声明,宣称他们的行动符合国际法,是国际社会对朝鲜制裁的“多边努力”一部分,并指责中方歼-16战斗机的拦截行为“不安全”和“不专业”。
这种指责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了不少讨论。
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指出,加拿大军机借执行联合国决议之名,抵近中国领空进行侦察,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中国国防部也强调,中方的行动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惯例,是对加拿大军机挑衅行为的必要反应。
值得深思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从未授权任何国家在他国领空或专属经济区进行军事监视。
加拿大派出的CP-140侦察机虽然声称目标是跟踪朝鲜船只的石油运输,但中方认为这一行动已超出合理的监督范围,构成了对中国安全的威胁。从更深层次看,加拿大的行动本质上是在配合由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在军事上对中国施压。
本次执行拦截任务的歼-16战斗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被军迷们亲切称为“炸弹卡车”,其最大载弹量可达12吨。
在央视播出的专题节目中,中航工业沈阳所设计师艾志强曾评价歼-16“足以用完美形容”,解放军内部也认为这款战机“没有任何短板”。
更令人关注的是,从公开画面中可以看到,此次执行任务的歼-16虽然采用双座布局,但后座并没有飞行员。对此,外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在此次近距离拦截任务中,由于行动相对简单,无需后座武器操作员参与;
另一种可能是这架歼-16搭载了“AI智胜”系统,后舱安装了人工智能系统,可在飞行中协助飞行员处理复杂的战场信息。
近年来,中国空军在智能化和无人化领域进展显著,今年的阅兵式上展示了多款无人僚机以及两型无人制空战斗机,这些新型装备很可能与歼-16等主力机型形成“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
这场东海对峙的表面原因是加拿大执行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但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远不止于此。
在今年5月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浚局指出,在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解散后,朝鲜旨在研发核导武器的非法行为日趋严重。
而朝鲜和俄罗斯代表则重申双方军事合作符合国际法的立场,并将韩半岛紧张局势升级的责任转嫁给西方国家。
同时,根据联合国官员的说法,朝鲜继续推进其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违反多项安理会决议,严重破坏全球核裁军与不扩散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九三大阅兵中,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共同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多个作战和后勤支援方阵。这一画面被外界解读为中俄不会容忍西方对朝鲜的持续封锁。
东海上的这场较量,看似是军机之间的短暂对峙,实则是国际政治博弈的缩影。中国战机从当年的歼-10到如今的歼-16,每一次升空拦截都见证着中国空军实力的跃升;而外国军机从暗中侦察到带着记者拍摄,也不过是换了更精致的话术。
国际海域上空,每一次拦截都是国家意志与战略实力的双重宣誓。
配资论坛线上,安徽股票配资,最可靠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